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无效合同的情形与法律后果是什么呢?九八法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文中就无效合同的情形与法律后果进行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带来更好的帮助!
一、无效合同的情形与法律后果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订立的形式有哪些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情形下合同属于无效的以及合同无效的后果有哪些的回答,如果还有问题需要沟通解决,要是对于其中内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进一步了解,建议您及时寻求九八法务在线律师的的帮助,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