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致合同效力无效的情况是什么
合同效力无效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独立实施的合同行为无效。
(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为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例如,违反招投标法规定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可能无效。
(四)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若合同内容涉及违背社会公德等,如以违法犯罪活动为内容的合同,将被认定无效。
(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双方恶意勾结,损害第三人利益签订的合同。
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的效力吗
当事人对合同的法律效力可通过协议附加特定的限制条件或期限。
对于附有生效条件的合同来说,只有在所设定的条件完全满足后,该合同方能正式生效。
而对于附属解除条件的合同来说,一旦所设条件得以达成,那么此份合同便会自动失去法律效应。
如果当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不当手段阻止条件的实现,将被视作条件已经满足;同样地,若当事人采用不当方式促使条件形成,也会被认定条件并没有被满足。
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协议为合同设定有效期限。
三、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什么效力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当事人的拘束力。合同依法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各方需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
二是可期待的法律保障。依法订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是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明确了双方当事人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的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规范,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四是证据效力。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定法律关系和约定内容的重要书面证据,在发生争议时,可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出公正的裁决。
以上是关于导致合同效力无效的情况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